北京大学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加强“一带一路”研究
北京大学利用法学、哲学、经济学、历史人文及信息管理等学科资源,依托校属的海洋研究院,日前成立了专门的“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通过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旨在打造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高端智库,并借参与“一带一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应该聚焦于哪些问题?高校应该如何发挥所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信息怎样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20日上午,北京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的首场研讨会,虽然只是一场“务虚会”,却吸引了来自法学院、工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历史系等10多个院系20多位教授学者参与发言和讨论,氛围十分热烈。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张东晓表示,“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旨在发挥北大在人文社科领域丰富的学科和学术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北大各方面资源,加强跨学科协作,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政策研究和智库服务,打造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力的“一带一路”智库平台。
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鸣认为,尽管目前国内开展“一带一路”研究的机构很多,但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仍显薄弱。以国际法为例,“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法规则息息相关,但诸如航行自由、贸易和投资保护、劳工和人权保护、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研究领域,许多前提性问题尚待厘清,在方法论上也需要加以明晰。
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包茂华认为,要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东盟国家和民间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认同至关重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东南亚是一个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地区,历史上自己从未形成统一的、区域性政权,因此,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尊重东南亚地区文明和文化多样性。
与会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继民介绍,他领衔的团队正在建设“一带一路”数据分析平台,这个平台将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情况、法律法规、经济和产业项目、对外贸易、科技竞争力、文化等多方面的数据,将为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进行评估与决策提供实时的信息与情报支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沈体雁教授从空间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认为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一定程度的封闭性,需要研究者重新进行“地理大发现”。他还提出,地理学可以为“一带一路”研究提供可视化、模型化、地理交互、共同体建设等多种方法和理论支撑。
随后,与会教授、学者相继发表了自己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对研究方法的诠释与探讨,一致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研究应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为“一带一路”提供一流的政策分析、产业引导及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