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查询

【对话】李林院士谈原始创新

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4日

基础研究原创性不够

记者:相关统计显示,国内科技创新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50%左右,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达到60%,甚至80%,这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李林: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原始创新不足,不仅缺乏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更缺乏可转化的优秀科技成果。目前大多基础研究还处于紧跟热点的跟踪状态,这种紧跟热点的跟踪式研究项目,容易申请获得新科研项目经费,结果难免导致基础研究“功利化”。

缺乏原始创新,难以形成本土的核心技术,更谈不上核心产品。那只能花钱去购买人家的发明创造,沦为人家的生产与加工基地,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发展模式也不可持续。如果基础研究是充分的,只要看中某位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就给予持续稳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可能获得“十年磨一剑”的成果,真正提升创新水平。

发达国家把促进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2013年,全社会研发支出(R&D)占GDP的比重已达到并超过2.0%。但我们对科技创新的根基和源泉——基础研究重视可能还不足。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到GDP的0.1%,只占R&D的5%。2012年我国对基础研究投入才占GDP的0.1%,上海2013年达到0.28%,美国2000年以来平均为0.4%。

一方面,基础研究已成为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另一方面,基础研究的薄弱已成为制约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瓶颈。建议逐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使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重较快能达到10%或更高(或基础研究经费占GDP比重的0.2%及以上)。缩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投入上的差距,让竞争处于“同一起跑线”很关键。

成果转化、源头创新并重

记者:科技人员专长搞科研,科技转化不在行,从科技成果转化,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建议?

李林:过去有科技人员尝试“下海”,希望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虽然有些人能“爬”回岸,但很多被“淹死”。从科技产生成果到转化成生产力,需要一条很长的链,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可能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体系相对趋于完善,作为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简化地讲,就是转化的链接环节在国内还比较弱,“科技中介”也没有兴盛起来。科技体制改革,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让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变得更通畅,从源头不断产出,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建议可以健全原创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给予成果发明人更多创新“红利”,原创成果转化了,一方面形成新的产业,给财政收入增加新来源;

另一方面也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中国科学院也在思考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贡献力的问题。结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实际情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进行分类改革,做好原创性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所等,都是希望解决与人口健康直接相关的科学问题,将来科研导向应考虑结合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即从需求导向、产业结合,对科学研究队伍进行部署,与社会需求有更好衔接。

让科学家心无杂念

记者:怎样让科学家“心无杂念”,产出最具创新性的成果?

李林:想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建立可持续的基础研究发展机制,优化评价体系,着力引导并激励科研人员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形成稳定的基础研究队伍,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出。同时营造鼓励原始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科技工作者“享受科研”,释放他们的创新活力,不为“五斗米折腰”。

现在不少“人才计划”重引进、轻维护,引进时轰轰烈烈,但缺乏后续管理。仅仅引进人才还不够,要真正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引进人才回国后,如何给予人才一个可不断跟踪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平台,使之能够朝着一个个台阶稳步向上发展,并有所作为,在这点上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同等重要,这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进行考虑。一项良性的人才政策应是一个集政、产、学、研的完整全链条创新机制。“人才计划”不但要在吸引人才上下功夫,更要为人才创造施展才能的环境和土壤,给予稳定持续支持,提供便捷服务,安居才能乐业,绝不能只是“一锤子买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中发智造创新中心四层4105室
运营维护:北京北达燕园科学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0064028     E-mail:4000064028@labpku.com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办公室(京ICP备13033477号-1) 技术支持:讯搜易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