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和中科院研究团队Nature子刊发表光遗传学重要成果
疼痛不仅是一种感觉,也会影响人的情绪。慢性痛患者常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加重患者的痛苦。已知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与疼痛的感觉分辨和情绪体验有关。不过,人们对这一过程中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
北京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团队发现,mPFC中的前边缘皮质(prelimbic cortex,PL)与慢性痛有关。慢性炎症痛通过Cdk5使PL兴奋性神经元失活,促进了痛觉感知和焦虑。这一成果发表在七月十六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的王韵(Yun Wang)教授和中科院的王立平(Li-Ping Wang)研究员。
研究人员对慢性炎症痛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发炎部位对侧的前边缘皮质损伤,能够减轻痛觉过敏和焦虑行为。用光遗传学技术激活对侧前边缘皮质的兴奋性神经元,能够起到镇痛和抗焦虑的效果。而抑制对侧前边缘皮质的兴奋性神经元会引发焦虑。
研究指出,在慢性炎症痛中对侧前边缘皮质的兴奋性神经元活性减弱。敲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5可以逆转这种活性减弱,缓解实验动物的行为障碍。
作者简介:
王韵,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神经科学所副所长,神经生物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国生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发育与再生专业委员会及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痛及痛觉调制信号通路研究,近年重点放在蛋白激酶及其在痛觉及痛觉调制和神经系统发育,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等研究领域。
王立平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神经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2009年入选为中国科学院“**计划”;国家外专局“国际合作创新团队伙伴计划”核心骨干成员;广东省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深圳市神经精神调控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