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十二五”亮点综述
“十二五”以来,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作为海洋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的技术支撑单位,紧紧围绕国家和海洋事业发展大局,坚持开拓创新,构筑发展新优势,积极开创海洋标准计量质量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心计量标准建设和设备研发实现新突破,基本形成了能够覆盖海洋水文、海洋气象等要素较完善的量值传递体系。海洋标准体系建设得以加强,组织制定了8个标准体系。主导制定《海滨观测规范》等5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实现中英文《国内外海洋标准目录》常态化更新发布,建设了检定校准数据处理、语音系统和微信服务平台。承担的海洋行业公益专项、海洋能专项、极地考察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有序推进,海洋标准计量科技实力显著提升。
2制度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强化业务工作统筹谋划,“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编制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行政管理制度汇编、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等文件,建成全面覆盖标准计量中心改革发展工作领域的管理制度体系。开展了行业制度梳理和评价工作,修订了海洋标准化、计量两大业务领域管理制度,对于规范业务体系运行、引领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海洋标准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海洋标准化技术归口管理显著加强,简化了海洋标准立项及制修订流程,组织制定海洋标准429项,基本覆盖了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维权执法等海洋各专业领域。海洋标准实施监督力度不断加大,重要海洋标准宣贯、海洋标准复审、标准实施情况调查评估正逐步趋于业务化运行,海洋标准实施效果得到提升。主动适应国家标准化改革需要,编制了海洋领域《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海洋标准化工作体系。组织成立了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工程勘察与测绘、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分技术委员会等7个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中国标准化协会海洋标准化分会,丰富了海洋标准化技术机构的形式,海洋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更加规范有效。
4海洋计量检测公益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着力强化海洋计量检测及公益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海洋特殊量值传递体系。截至“十二五”末,标准计量中心可开展检定项目17项、校准项目34项、检测项目116项,年均检定校准海洋仪器千余台次。全国海洋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累计开展了11项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制修订工作,海洋计量技术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在海洋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方面,拥有22类109项参数的检测能力,年均出具检测报告百余份,在保障海洋仪器质量,规范市场竞争,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与服务作用。积极应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有效推动资质认定获证机构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和检测能力提升。
5海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日趋成熟
专项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海洋技术标准化和计量检测能力建设为支撑,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估等4个关键过程在内的海洋调查项目质量管理成为固定模式。
组织开展了3次实验室能力验证,涵盖海洋水体、生物体、沉积物、生物鉴定等4类13个项目19个要素,促进了海洋监测检测机构及专项任务承担单位实验室检测能力水平的提升。海洋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持续加强,承担膜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任务,在强化产品质量监督中发挥了实质性作用,海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全面开启。
6国际合作向纵深推进
2012年,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成立并试运行,并完成了首次国际海水盐度测量比对,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海洋观测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获得海洋仪器校准CNAS授权,我国海洋仪器计量校准结果实现国际互认。首次向澳大利亚、朝鲜等国提供温盐深测量仪计量校准服务,初步建立了面向全球的服务体系。
海洋技术监督工作是关系海洋事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保障性工作。未来,标准计量中心将不断改革海洋标准化管理体制,提高海洋标准化效益,完善全要素、全过程质量管理,深化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实现海洋技术监督数据资源共享,积极提升海洋技术监督工作水平,为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