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查询

黄卓研究团队在Biological Psychiatry发表抗抑郁症最新研究成果

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北京大学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2日

2018年12月6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卓研究员课题组和基础医学院梁静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著名精神病学杂志《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 IF=11.982)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DYL-mediated histone crotonylation regulates stress-induced depressive behavi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社交挫败抑郁模型中,前脑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histone crotonylation)与表观遗传分子CDYL在抑郁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抑制症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黄卓和梁静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黄卓研究团队博士生刘永清、六年制硕士生李明华为共同第一作者,北大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责任通讯单位。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精神疾病,影响全球超过三亿人的正常生活。抑郁症的发生不仅受基因遗传学的调控,也与环境应激如压力、创伤记忆等因素密切相关,但环境应激导致抑郁发病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团队围绕环境应激导致大脑的表观遗传学改变进行研究,以表观遗传因子CDYL调控的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为切入点,对应激导致的抑郁发病机制进行研究。

VGF敲低可以明显降低PL脑区的树突棘数目

黄卓研究团队以慢性社交挫败应激(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为模型,发现一个组蛋白巴豆酰化水解酶和转录抑制因子CDYL,在抑郁小鼠前边缘皮层(PL, prelimbic cortex)的表达量显著上升,并且它所介导的组蛋白巴豆酰化水平显著下降。在PL过表达CDYL时,可以增加小鼠对抑郁的易感性;反之,敲低CDYL可以降低小鼠对抑郁的易感性。通过RNA-seq高通量测序,研究团队发现CDYL可以通过转录抑制神经肽VGF的表达来影响神经突触的可塑性,从而调节压力介导的抑郁症发生发展。这一工作首次报道了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并从分子机制上将外界环境应激与抑郁症的发病相联系。因此,这项工作不仅为阐释抑郁症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还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潜在药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CDYL通过调节VGF的表达来影响小鼠的抑郁状行为

这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中发智造创新中心四层4105室
运营维护:北京北达燕园科学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0064028     E-mail:4000064028@labpku.com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办公室(京ICP备13033477号-1) 技术支持:讯搜易晟
收缩

在线客服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40-0006-4028
  •    010-62423361
  •     010-6242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