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查询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主讲北京大学鲁迅人文讲座

编辑:素馨 来源:中文系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北京大学鲁迅人文讲座是中文系主办的高端学术演讲,自2010年创设以来,陆续邀请多位大陆及港澳台的知名教授来到燕园,向学子传道、授业、解惑。1月9日上午,鲁迅人文讲座第九讲拉开帷幕。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以“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为题,为北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
樊锦诗院长发表演讲

讲座由中文系副系主任漆永祥主持。北京大学宣传部部长、中文系党委书记主任蒋朗朗致辞,对樊锦诗先生的莅临致以热烈欢迎和感谢。

樊锦诗先生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专业毕业后,便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迄今已50年。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莫高窟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与管理等工作,在敦煌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此次演讲,樊锦诗先生从“为什么敦煌会产生如此瑰丽的文化宝藏”这一问题开始演讲,分别由史前至魏晋敦煌一地的文化孕育,敦煌控阨东西交通的特殊地理位置,汉代开始的几百年佛教文化浸润等多个角度讲解了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背景。她从莫高窟营建和主要内容,藏经洞文物的发现、流散和主要内容等方面,结合大量精美的图片,细致介绍了这座公元4世纪始创,绵延至14世纪的巨大文化遗产。

樊锦诗着重对莫高窟和藏经洞文物的文化价值进行了总结,指出莫高窟反映了近十个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学、宗教、地理、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历史面貌,而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价值;保留了多个时代、不同流派的画作和彩塑,而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科学资料,如天文、农业、冶炼、印刷等,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樊锦诗先生在结束语中说:“一次讲座无法全面介绍莫高窟及藏经洞文物的内容及其价值,仅上述所据有限的一点材料,已足以说明莫高窟及藏经洞文物的无限丰富和博大精深,毫不夸张地说敦煌莫高窟及藏经洞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宝藏。”

樊锦诗此次演讲,开启了解敦煌莫高窟这座文化宝藏的一扇窗户,使在场的同学们充分感受到莫高窟及藏经洞的辉煌历史与厚重文化。随后,樊锦诗与在场同学进行互动,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

编辑:素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中发智造创新中心四层4105室
运营维护:北京北达燕园科学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0064028     E-mail:4000064028@labpku.com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办公室(京ICP备13033477号-1) 技术支持:讯搜易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