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燕园促成长——记北大中文系本科新生“一对一”导师制
中文系2013级本科新生刘东,用“幸运”来形容包括自己在内的2013级本科新生,因为从今年秋季学期起,中文系对新入学的本科生试行“一对一”导师制。
大师真的就在身边,并且走进了每一位新生的生活。新生入校后,中文系为每名新生安排一位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担任其学业导师,周期为一年。此期间内,若遇到教师工作调动或出国访学等情况,中文系再根据实际需要为学生重新安排学业导师。中文系每一位在职在岗的教学教师原则上均为本科生导师,若学生人数多于教师人数,差额量优先由工作量相对较少的年轻教师指导,或采取教师自愿多指导学生的方式进行分配。
中文系“一对一”导师制推行以来,得到全系教师的热情支持,而2013级新生更是欣喜不已。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新生们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导师卡(卡上有导师姓名、电话、邮箱及研究室房号等信息),也第一次听到了“一对一”导师制这个词。虽然新生入学只有一个月左右,但本科新生“一对一”导师制度已经在学生的生活学习多方面发挥了作用。
刘东的导师是现代文学的吴晓东老师。从开学他就一直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吴老师进行沟通,吴老师针对他现阶段的特点为他列出了书单,让他参加同门研究生读书会等活动,了解中文系,了解北大。面对陌生的环境,刘东说:“自己开始找到了方向。”“刚听到‘一对一’导师制的时候,以为会流于形式,重排场,轻效果。后来发现老师真是太认真了,完全超出自己的预期。”
王奕文是众多新生中的一个,她的导师是古代文学专业的白一瑾老师。作为新生,王奕文有很多不清楚的东西,不知道读什么书,不知道选那些课,面对五花八门的社团组织也不知道如何取舍,甚至不知道图书馆系统应该如何使用。白老师一点点带着她熟悉这个院子,将自己的大学生活讲给奕文。“每天给自己2-3个小时读书的时间”;“大一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熬夜伤身,要吃早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简单而细碎的生活建议悄然地改变着奕文。奕文自己也说来到中文系才发现这里和自己原来想的不一样,现实和认识的迷茫因为有了白老师“每周一导”而变得有了方向。
中文系主管本科生教学的副系主任漆永祥教授介绍说,实行“一对一”导师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本科新生的培养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明确专业方向,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沟通,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实现“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可以及时发现同学的心理与情绪波动,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使同学们平稳健康地度过一年级。
每位导师每月与学生面谈一次,一学期四五次,每次面谈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科研与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带领本科生参与本人指导的研究生读书会等活动;关注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专业书目阅读、出勤、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相关方面,并且,导师有意识地就所指导的学生的情况与相关老师和部门(如班主任、学工办等)进行沟通。
每学期末新生向导师递交一份学习、思想情况总结(不少于1000字),包含与导师的交流情况,导师签阅后由系学工办存档;主动约导师谈心,积极参加导师安排的读书会等各种学习活动;每学期结束前,新生向系学工办提交《中文系本科新生与导师约谈表》一份,由导师与学生共同签字。
在有效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必要的硬件条件也促进了新生“一对一”导师制的产生。2013年9月,中文系搬入新的人文苑,每位教师都有了全新的研究室,这也为“一对一”导师制创造了硬件上的便利条件。一个多月以来,师生间沟通频繁,一年级同学反映良好。不仅如此,中文系二年级有87位同学,已经向系里提出,他们也希望能够实行“一对一”导师制,系里也正在积极安排二年级同学在带有专业意向的前提下,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导师,以利于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对于初入燕园的新生而言,从选课学习、社团活动、饮食起居、生活交友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困惑与不安。“一对一”导师制不仅可以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且是因材施教、实现教书与育人统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等现代教育理念的有益尝试。
编辑:拉丁
链接:
?????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