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名称: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类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认定部门:北京市 | 认定时间:2001年 |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所属功能平台:生物医药领域平台 |
所属领域:生物医药 | 负责人:包尚联 |
服务特色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于1994年底建立医学物理研究方向,经过5年多时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以X-CT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和核医学成像为主要内容,包括软硬件方法学,系统成像设备研制在内的学科发展体系;也建立了以放疗剂量学和新放疗模式研究在内的放射治疗物理学研究。根据这些年取得的研究成果,经北京大学校长批准于1997年和北京大学医院联合成立了北京大学肿瘤物理诊疗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挂靠在重离子物理研究所。这个中心成立的目的是尽快把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研究成果,尽快地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已经发展了和目前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几家实验室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前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到北大之后,给我们医学影像和放疗的应用基础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用用领域,也具备了把各个学科的人才互相结合起来形成新学科的机制和环境。
科研队伍和骨干专家
1.科研队伍
这个研究方向上目前有研究生26名,其中博士生6名,硕士生20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教授级高工1名,高工和工程师各2名,形成了具有年龄梯队和知识结构互相配套的研究人员队伍。2001年6月,本实验室被批准为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学校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骨干专家
包尚联,男,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核技术及应用;方向:医学物理和工程。任北京大学肿瘤物理诊疗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1-2011年主任;科技部技术和经济评审专家;中国医学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影像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副总编辑; 世界医学物理组织(IOMP)专业发展委员会委员(ERP);国际医用磁共振协会会员(ISMRM)。
科研成果
系统地开展了医学图像重建的研究工作,其中核医学SPECT图像重建是所有成像模式中最为复杂的图像重建工作,我们在世界上首先推导了用于SPECT可变焦准直器的图像重建的解析公式并实现了可以在临床运用的快速算法,系统研究了包括滤波背投影算法,最大似然算法,Radon变换、迭代算法以及小波变换,Hartley变换等一系列图像重建算法;研究和开发了永磁全开放的核磁共振成像仪技术,提出了新的脉冲序列;初步建立了对电子直线加速器剂量的解析计算、MC计算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学和研究手段;系统开展了图像的配准、融合和分割的方法学研究。我们还初步编制了SPECT图像临床分析软件包,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分析软件包,基于微机的放疗三维治疗计划和验证软件包,正在编制核磁共振系统软件包,医用虚拟辅助诊断软件包,以及研制PACS关键技术和发展相应软件系统。
名称1: X射线探测系统
原值(万元) 87.38
厂商及型号: Perkin Elmer XRD 1640 AL3 ES
主要性能参数: 40×40cm活性面积,1024×1024阵列,0.4mm像素。
功能用途: 可用于60-15MeV能量范围内的X射线的探测,主要用于成像和放疗的出口剂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