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名称: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类型:国家重点实验室 |
认定部门:科技部 | 认定时间:1991年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所属功能平台:新材料领域平台 |
所属领域:新材料 | 负责人:来鲁华 |
服务特色
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方向为动态结构化学与动态结构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为:结构生物化学,单分子检测技术及其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化学和生物体系中快速与超快速过程和瞬态结构研究,多核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功能体系的结构、表面和过程的研究和气相原子分子反应中瞬态物种结构研究等。
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开拓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通过执行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和承担国家科研任务,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科学家进行合作研究,在提升重点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化学、生物体系中超快过程,时间分辨ESR,UPS、生物功能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中与美、英、日、澳大利亚、以色列、奥地利等国家科学家积极合作,正在执行中国-奥地利政府合作项目、中国-丹麦政府合作项目,中国-法国先进合作计划、中国-韩国基金会合作项目等。与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签有双边合作协议。
实验室的目标是在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具有创新性的重要成果,成为国际结构化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中心及团体之一。
1.科研队伍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一支年龄、专业和层次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包括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中国科学院**计划入选者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现有固定人员32人,其中研究人员28人,技术与管理人员4人。实验室现有物理化学学科及化学生物学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生导师17人,已培养硕士及博士毕业生300余人。
2.骨干专家
来鲁华,博士。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7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结构功能预测与分子设计,蛋白质折叠及生物分子识别机制研究,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葛茂发,教授。吉林大学工学学士、硕博连读、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气溶胶化学与气候变化,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技术,谱学、结构化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科研成果
【主要成果名称、简介和主要用途】
纳米微孔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八十年代首次发现自发单层分散现象和原理,近5年来成功地将其应用于表面吸附剂的开发中。
【应用领域】化工材料
【产业化情况】
在研制成功高效一氧化碳吸附剂及变压吸附分离一氧化碳新工艺的基础上,于2003年2月在江苏丹阳醋酐有限公司建成每小时产1700立方米一氧化碳的装置(耗资2200万),为该公司生产醋酐提供原料。目前正在生产的两套装置每套生产的化工产品年产值都在两亿元以上。在开发出高效空分制氧吸附剂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大规模变压吸附空分制氧的工程研究和开发。在国内大型变压吸附空分制氧设备的竞标中,以质优价廉战胜外国著名气体公司中标。已建成两套1000m3/h和一套3000m3/h采用自产新型吸附剂的大型变压吸附空分制氧设备,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而价格比进口产品低40%以上。建成了五套高原变压吸附空分制氧设备,解决青藏铁路施工人员的高原缺氧问题。
【专利情况】暂无
代表仪器设备
名称1: 18KW转靶X射线粉末衍射仪
原值(万元) 241.72
厂商及型号: 日本理学Rigaku公司、DMAX-PC 2500
主要性能参数: 扫描范围: 3度-140度
稳定度: ≤0.05%
准确度: 0.006度
重现性: ≤±0.002度
功能用途: 可以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相分析以及相变分析,确定物相组成
名称2: CD6圆二色光谱仪
原值(万元) 85.34
厂商及型号: 日本日立公司 / S-570
主要性能参数: 波长范围: 163~900,400~1100nm
光谱带宽: 0.01~ 15nm
狭缝宽度: 1~3000μm
扫描速度: 1~10000nm/min
功能用途: 用于蛋白质折叠﹑蛋白质构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