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查询

视觉损伤与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名称:视觉损伤与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类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认定部门:教育部 认定时间:2010年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 所属功能平台:生物医药领域平台
所属领域:生物医药 负责人:黎晓新

服务特色   

实验室以我国常见视觉损伤疾病为研究对象,实验室将充分利用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充分发挥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多学科密切协作的优势,开展视觉发病机制与修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降低视觉损伤致盲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实现复明的战略目标。经过建设,实验室已形成包括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药物疗效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实体。

科研队伍和骨干专家 
1.科研队伍
  实验室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和第一医院眼科构成,拥有一支专门从事视觉损伤与修复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队伍。实验室有教授(主任医师)26人,其中博导11人,全部具有国外长期进修或学习的经历;有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7人及一批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5岁以下的科研骨干有35人,实验室专职研究人员10人,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
2.骨干专家
  黎晓新教授
  职务: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眼底病学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副主编,《中华眼科杂志》、《眼科研究》、《眼科》、《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等杂志编委
  学历:1986年在联邦德国ESSEN大学眼科医院获博士学位后归国。1991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黎晓新教授致力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疑难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主攻的科研和医疗方向为玻璃体视网膜病,特别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眼外伤等。

科研成果 
1.对带Bruch 膜的片状RPE移植和干细胞诱导分化为RPE细胞的研究
  实验室已经开展了带Bruch 膜的片状RPE移植和干细胞诱导分化为RPE细胞的研究。实验室临床上尝试了手术剥离带Bruch 膜的片状RPE,并将其移植到切除了CNV的黄斑下,发现植片对黄斑下出血和新生血管有显著抑制作用,部分病人视力得到了明显改善。实验室已经克隆了海藻中具有感光作用的channel-rhodopsin2基因,并构建了其病毒载体,成功制作了视网膜感光细胞消失的动物模型,将用病毒载体转入感光细胞,观察动物基因治疗后视功能的情况和组织学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2. 视觉修复性器件
  人工视觉研究方面实验室研制出生物相容性好且功能良好的视网膜下植入视觉修复性器件,该器件以新型柔性材料为基底、微光电探测器阵列(MPDA)嵌于其中,在形状、厚度、柔性及通透性等方面满足生物相容性的要求。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证明雷公藤甲素、minocycline可以阻止视网膜节细胞凋亡。

名称1: 流式细胞仪
原值(万元)  67.79
厂商及型号: BD FACSAria
主要性能参数: 
1.激光波长分别为488nm、633nm和355nm;
2.获取速度达70,000细胞/秒,分析速度达50,000细胞/秒;
3.多色分析,分析参数可达13个之多;
4.完全数字化电子处理系统,分辨率达262,144道,分选精度达1/32液滴;
5.喷嘴70μm或100μm,满足绝大多数细胞分选的要求;
6.四路分选及配件BD Accudrop 装置,可以在微孔板或载玻片上定量分选细胞。
功能用途: 
1. 细胞周期与DNA倍体分析 通过对肿瘤细胞DNA含量的定量分析,有助了解细胞周期,细胞异倍体情况;
2. 细胞凋亡分析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方便、快捷、准确;
3. 肿瘤相关的免疫功能研究 通过多参数计数相关细胞亚群,可了解相关细胞的分化、功能及其相对含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中发智造创新中心四层4105室
运营维护:北京北达燕园科学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0064028     E-mail:4000064028@labpku.com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办公室(京ICP备13033477号-1) 技术支持:讯搜易晟